呼倫貝爾不僅以它那蒼茫壯闊的景色和古老幽遠的歷史令人神往,這里的蒙古族長調民歌也以其清秀高亢而沁人心脾,更令人難忘。而在這歌聲中所隱含的藝術規(guī)律,則是中華民族珍貴的精神財富。在漫長的歷史年代里,巴爾虎蒙古族長調民歌以它那獨有的魅力,在廣闊的草原上空回蕩,一代又一代的民間歌手在繼承中不斷創(chuàng)新、發(fā)展。
巴爾虎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特點是節(jié)奏自由,高亢奔放,字少腔長,不少樂句都有一個長長的拖音,再加上起伏的顫音,唱起來別有韻味。 對旋律骨干的修飾猶如在綠毯上繡出美麗的鮮花,如在棱角分明的形象上勾勒出秀美的曲線,將開闊與曲折、平穩(wěn)與跳動。粗獷與細膩交織在一起。而對音符的裝飾則像水面的波光、鳥兒的鳴唱、花兒的微笑,把草原點綴得更美、更有生氣,它使旋律更美、更具表現(xiàn)力。
長調民歌一般用蒙古語演唱,多流行于牧區(qū)。如果您有機會來到草原做客,牧民會熱情接待您。在彌散著奶茶香味的蒙古包里,或在都市舞臺上,馬頭琴奏響了,歌手會伴著琴聲,為您演唱家鄉(xiāng)的長調民歌。您可能不懂蒙古語,這不要緊,他們會通過心靈的窗戶--眼睛、旋律和富于表情的各種姿態(tài),把歌聲中包含的主要思想感情表達出來。那聲音、那意思,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,真可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啊!就像喝了最醇香的美酒,沉醉在這悠揚粗獷深邃的長調民歌中